档案馆:鉴定委员会
档案室:鉴定小组
档案馆:鉴定委员会
档案室:鉴定小组
档案的检索:存储和查找。
存储:著录标引和组织检索工具
查找:确定查找内容和转换检索标识。
传统立卷整理的
档案室用房:库房,阅览用房,整理用房,人员办公用房。
对库房内装具进行编号和排列。
实时动态管理
档案保管工作的物质条件:库房,装具,保管设备,包装材料。
构成:档案库,对外服务用房,当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鉴定档案的价值和真伪。
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档案统计
对反映和说明情况的统计。全总名册
档案统计的步骤: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重大活动档案接收
国事访问,公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处置活动,
国家对企事业单位及所属公民提供档案保管服务。
现行机关的档案接收
期限:20年,中央,省 设区档案
10年,县级
5年
接收方法:逐年接收/顶级接收,3/5年,效率高
撤销机关的档案接收由撤销机关负责整理。
国有企业凭证等属国家所有
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人名目录
定期10年,30年(从文件保存的第二年)
永久
档案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六节 档案统计
一档案统计的内容和要求
(一)档案统计的内容
档案统计是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室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档案的基本登记、综合统计。
1、准确性 2、科学性 3、时尚性
二、档案登记
(一)档案数量与状况登记
1、档案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
2、总登记博
3、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4、全宗名册
(二)档案利用登记
1、借阅档案登记簿
2、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表)
三、档案统计的步骤与方法
(一)档案统计设计
(二)档案统计调查
(三)档案统计整理
(四)档案统计分析
四、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三)档案标引
档案标引是指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包括:
分类标引:赋予分类号的过程
主题标引:赋予主题间的过程
(四)档案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是用语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统称。
(二)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
1、案卷文字目录
案卷文件目录又称全引目录、是以全总未单位将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相结合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具有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和目录功能。
二种编制方法
先列出案卷条目,接着在下面列出这个案卷的卷内文件目录,然后按照案卷排列顺序装订成册;
将所有案卷的卷内文件目录一次排列在案卷目录之后,并编制页码,将每个案卷的卷内文件目录所在页次标注在案卷条目的备注栏内,然后装订成册。
第五节、档案检索
一档案检索概述
(一)档案检索的内容
档案检索:存储:著录标引和组织检索工具;
查找:确定查找内容和转换检索标识
(二)大难检索效率
检索效率是指通过检索满足利用需求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程度。它是衡量档案检索系统性能以及每一个检索过程质量的最基本的指标。
1、查全率
2、查准率
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存在着一种互逆关系。
二、档案著录
档案著录是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一)著录项目
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
2、稿本与文种项
3、密级与保管期限项
4、时间项
5、载体形态项
6、附注与提要项
7、排检与编号项
(二)必要项目著录细则
1、正题名:文件标题和案卷标题
2、责任者
3、时间项
4、分类号
5、档号
6、单子文档号
7、缩微号
8、主题词或关键词
四、档案保护
档案保护是指防止档案受损,延缓档案退变和抢救、修复受损档案的活动,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一)库房温、湿度的控制
密闭
通风
(二)库房的“八防”措施
防火、防水、防潮、防霉
防虫、防光、防尘、防盗
(三)档案修复
档案修复是指使受损或退变的档案恢复或接近原有特征,或对其进行加固的过程,是一项抢救性的保护措施。
五、全宗卷
全宗卷:有记录和说明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全宗档案重要工具。
综合全宗卷:有记录和说明多个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馆(室)藏档案的重要工具。
全宗卷的管理
档案室用房
构成
档案库房
档案阅览用房
档案人员办公用房
要求
档案室用房应相对集中,便于管理;
档案库房应远离水源、火源和污染源,一般不宜选择在地下室或顶层,如设在地下室或顶层,必须采取防潮、防水、隔热等措施。
档案库房必须专用,与办公室或生活区分开;
档案库房的载符合规定要求(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SKn-m2.采用密集时,不应小于8kn/M2)(1n=Kg)
1、档案装具
档案架、档案箱、档案柜、密集架、光盘柜、底图柜、不得采用木质柜、玻璃门柜。
2、档案保管设备
空调机、祛湿机、通风机、温湿度测量仪、防盗和防火报警器、灭火器、装订机、复印机、缩微拍摄设备、监控设备、消毒设备、信息化设备以及档案专用设备等。
3、档案包装材料
卷皮、卷盒、要求采用无酸材料制成
三、档案库房管理
(一)档案装具的排列编号
岁库房内装具进行有序排列和编号,方便日常管理。
1、合理布局
架(柜)间的主要通道宽不小于1米,架(柜)之间的间隔不小0.8米,架(柜)与墙壁的间距不小于0.1米,装具与天花板的间隔不小于0.6米。
2、避光通风
装具的排列与有窗户的墙面垂直。没有窗户的库房,装具的排列应与通风管道开口方向相对应。
3、整齐有序
档案装具的编号一般以库房为单位进行,编号方法是,子库房门口起从左至右、从外向里编架(柜)号,每个架(柜)的格(节)也应编号,方法是从上向下编顺序号。
二、档案保管的基本条件
档案保管工作基本的物质条件:档案库房、档案装具、档案保管设备和档案包装材料。
(一)档案馆(室)建筑
规模
《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
按行政区划分
省、市、县
构成
档案库:纸质档案库、印象档案库、光盘库、所微拷贝片哭、母片库、特藏库、实物档案库、图书资料库、其他特殊档案库
对外服务房:服务大厅(含门厅、寄存厅)展览厅、报告厅、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开放登记阅览室、未开放档案阅览室、缩微阅览室、音响档案阅览室、电子档案阅览室、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对外利用复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饮水室、公共卫生间。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中心控制室、接收档案用房、整理目录用房、保护技术用房、翻拍洗、印用房、所谓技术用房、音像档案技术用房、信息化技术用房。
办公用房: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 规范》JCJ67的规定
附属用房:警卫室、车库、卫生间、浴室、医务室、变配电室、水泵房、电梯机房、空调机房、通讯机房、消防用房。
2、档案馆的选址
3、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档案馆建筑独立建造,当确需与其他工程合建时,应自成体系。
三、档案鉴定的组织和方法
(一)档案鉴定的组织
(二)档案鉴定的方法
(三)档案销毁
档案销毁是经过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作毁灭性处置的过程。销毁档案须有小组提出意见,登记造册,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后,有二人在制指定地点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1、销毁清册
2、销毁方式
第四节 档案保管与保护
一、档案保管的内容和要求
(一)档案保管的内容
档案保管是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以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
1、档案库房管理:
2、档案流动过程中的保护
3、保护档案的专门措施:复制、修俵、消毒、灭菌等
(二)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加强重点,照顾一般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
就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
1、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又称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
2、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3、通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4、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5、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
档案保管期限表通常由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以及总的说明等部分组成,其中条款科保管期限是最基本额项目。
1、顺序号,采用层累制结构编号,每类目下流水编号。
2、条款,是一组类型相同的档案文件的名称,概况档案文件的来源、内容和形式。
3、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是根据档案的保存价值的保存年限,列于每一个条款的后面。
4、附注。对条款及其保管期限所做的必须要注解和说明。
5、总说明,指出保管期限表的适用范围、制定依据、结构、批准实行时间、保管期限的计算发法等。
(三)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
档案保管期限是指对档案划定的存留年限。
1、永久保管的档案
2、定制保管的档案
第三节 档案鉴定
一、档案鉴定概述
(一)档案鉴定的内容
档案鉴定是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
鉴定档案的价值:归档鉴定、保管期限鉴定、到期鉴定
鉴定档案的真伪
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制定档案价值鉴定的统一标准;
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
根据标准和保管期限表,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挑选出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销毁;
围绕上述各种各种而开展的一系列鉴定的组织工作。
(二)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
档案价值鉴定,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用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1、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核心原则
2、全面的观点
3、历史的观点
4、发展的观点